經典古代美術故宮南院特展 「法華經」復刻版滂礡上市

報新聞/記者鄒志中報導  《法華經》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,故宮博物院南院2022年規劃為期7個月的《法華經》及其美術」特展,將國寶佛經之珍貴內涵藉展覽傳達給大眾。故宮博物院南院2022年5月20日上午十時特地在故宮博物院南院B區,舉辦「珍藏經典古美術–法華經復刻發佈記者會」,獲得故宮授權的僧伽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,以復刻重現原本珍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大乘佛教的國寶級經典《法華經》,將「法華經」復刻版滂礡上市。

在「珍藏經典古美術–法華經復刻發佈記者會」上,僧伽林文化發佈國寶級經典「法華經」復刻版本,包含有《妙法蓮華經-元僧元浩書》、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-明宣德七年泥金寫本》、《大佛頂首楞嚴經-宋紹興九年刊本》、《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-明泥金寫本》,此復刻版本秉持著對古典經書恭敬與珍藏精神,即使在難以再取得古代原材料的困境下,仍極力以最精準的技術和優等的媒材來復刻製作,讓當代人即使非處在古時,也能欣賞國寶級經書所給予的虔誠與豐厚的文化及美學的韻涵。

據了解,《妙法蓮華經》簡稱《法華經》。以蓮花(蓮華)出自淤泥而不沾染,比喻佛法的潔白、清淨。故此經典之全名為《妙法蓮華經》。《妙法蓮華經》說的是一乘圓教,表達清淨之了義,究竟圓滿,無上微妙。全經總共二十八品,前面十四品說一乘之原因,後十四品說一乘之結果。《法華經》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的教法,佛陀弘法《法華經》和《涅槃經》共八年,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,大小一樣,顯示所有的眾生皆可成佛。在大乘佛教天台宗中,屬於最上乘醍醐的圓融教法。

《法華經》的地位非常重要,曾被稱作《經王》,是《法華三經》之一,其餘兩部經為《無量義經》與《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。亦是《護國三經》之一,其餘兩部經為《金光明王經》與《仁王經》。漢譯本現存三種全本:包括西晉竺法護所譯的十卷的《正法華經》,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的七卷《妙法蓮華經》,隋闍那崛和達摩笈多所譯的七卷《添品妙法蓮華經》。《薩曇分陀利經》為〈見寶塔品〉(含提婆達多品)的單行別譯。

其中以鳩摩羅什的譯本最為通行,七卷二十八品,六萬九千餘字,收錄於《大正藏》第9冊,經號262。鳩摩羅什譯本原先沒有〈提婆達多品〉以及〈普門品〉的重頌,是另行譯出之後,後人再附入其中。在竺法護、達摩笈多的譯本以及諸梵本中,提婆達多品的內容是附在〈見寶塔品〉之末,《薩曇分陀利經》是這部份的別行本。竺法護的譯本中無梵文本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〉的重頌。

策展人蔡志榮

僧伽林文化出版公司在復刻國寶經典上,花了兩年時間進行研發,在負責人萬佛寺方丈釋真際 法藏法師的監督下確保國寶經典的製作品質,並與油墨公司一起合作進行了技術創新,達到製程上低碳減碳,減少化學品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的影響,並研發出環保水性油墨來進行復刻故宮收藏的重要經書,實現傳統水性油墨網版印刷做不到精細印刷的效果。僧伽林文化出版公司致力於抑制二氧化碳的產生,也減輕環境的負擔和確保製造環境的安全,僧伽林出版典藏精品將持續推廣到國際的文化場域。

據悉,僧伽林文化出版公司負責人法藏法師出家前,主要親近蓮因寺上懺下雲長老,對於日後僧格之養成影響甚深,於蓮因寺期間以齋戒會因緣,得以親近上顯下明長老(任侍者),學習《教觀綱宗》等天台教理,自覺與天台教理宿有因緣。一九八五年畢業於成功大學物理系,八七年空軍義務役畢,是年秋出家於台中清涼寺上慧下顗長老(為上煮下雲長老於大陸普陀山之同參,後於長老座下重新出家之弟子)座下,冬至台北臨濟禪寺受三壇大戒。受戒已,回寺擔任佛學院教務主任六年,學習南山律學,並於佛學院講解《小止觀》、《二課合解》、《大愛道經》、《南山在家備覽》、《戒本疏》、《淨心誡觀法》及《不淨觀》(自編講義)等經論,在寺六年間,領眾薰脩不輟,並創辦《僧伽》雜誌(季刊),自任主筆,始撰〈水月抄〉至今。

「《法華經》及其美術」特展 策展 鍾子寅

法藏法師後往谷關住山自修三年,期間至埔里正覺精舍兩年夏安居中,親近上道下海長老學習戒律,並聽聞上妙下境長老講解《法華經》,自於埔里茅蓬中誦持《法華經》。開始校、注《法華三昧懺》經年始畢,乃倡印《懺法集註》、《懺法儀軌校訂本》,從此以禮拜《法華懺》、誦持《法華經》為功課。並於第二年夏安居間於上了下一和尚處,受天台第四十六代法卷,開始隨緣於各地領眾禮拜。住山末後近半年,照顧母親(法妙比丘尼)至往生。

法藏法師繼受上廣下化老和尚之命,出任台中南普陀寺佛學院教務主任,開學前老和尚示寂,乃禮請上道下海長老為住持兼院長,而得以再次親近依止長老。任教務主任期間,主要講解《得戒教育》、《沙彌律儀要略》、《沙彌教育的精神與要義》、《天台宗入門》、《法華三昧懺儀軌》、《菩提心修要》、《南山律行事鈔-敍緣發起》、《佛七精要》等課程,並至逢甲大學教職員佛學社開設:《天台宗入門》略講與《法華三昧懺儀軌》略講等系列講座。

法藏法師後至蓮因寺北部齋戒學會,講《無量壽經要疏》,慈光禪研所講《彌陀要解略講》、《淨土生無生論略講》等。辦學三年畢,復禮請上道下海長老至恆春四重溪青龍寺,傳授三壇大戒;並與諸道侶留住彼處三年,成立比丘僧之共學團體。期間除繼續領導修持“法華三昧懺”外,講《僧團共住理念》建立僧團共住之核心價值,並重講《淨心誡觀法》加強大眾共住之道心,至鹿谷淨律寺講《中國佛教史》。

後因一慧比丘尼捐獻千華寺(滿州鄉)與僧團之緣,乃建設永淨精舍,為僧團日後退居之所。並於二○○三年起,僧團即由青龍寺遷往千華寺常住,重講《天台小止觀》,共同進行僧伽之自我教育工作至今。台灣民眾欲購買珍藏經典古美術復刻經書請洽故宮精品網 https://www.npmshops.com/